一、认识失眠多梦
失眠多梦不是“睡不饱”那么简单,而是入睡困难、易醒、梦境纷扰、醒后疲乏的综合表现。持续 3 周以上,就会拉低免疫力、情绪、记忆与代谢,成为“慢性透支”。
二、典型信号
1. 30 分钟仍无法入睡
2. 夜间清醒 ≥2 次,再入睡困难
3. 梦境清晰、甚至噩梦惊醒
4. 晨起像“被卡车碾过”,白天犯困、易怒、注意力分散
5. 心悸、头痛、胃口差等躯体化症状
三、幕后推手
① 心理:焦虑、抑郁、慢性压力
② 行为:刷手机到半夜、白天“躺平”、周末报复性熬夜
③ 环境:蓝光、噪音、过亮或过热
④ 疾病:甲亢、更年期、睡眠呼吸暂停、胃食管反流
⑤ 药物:激素、降压药、抗抑郁药等
四、自救 6 步(CBT-I 核心)
1. 节律重启:固定起床时间>入睡时间,先稳“生物钟”。
2. 床只留给睡:不在床上办公、刷剧,20 分钟未睡着立即离床。
3. 放松训练:4-7-8 呼吸、渐进性肌肉放松、正念身体扫描,每天 10 分钟。
4. 日间光照:晨起 30 分钟户外散步,让阳光“校准”褪黑素。
5. 运动窗口:下午 4-6 点中等强度运动,睡前 3 小时结束。
6. 刺激控制:午后不咖啡、睡前 3 小时不饮酒、不饱食、不剧烈运动。
五、中医“调神”方案
1、辨证选方
•心肾不交:黄连阿胶汤
• 肝郁化火:丹栀逍遥散
• 心脾两虚:归脾汤
(需中医师面诊开方)
2、 金针安神:百会、神门、三阴交、安眠穴,每周 2 次,4 周一疗程。
3、耳穴压豆:心、肾、皮质下、神门点,睡前按压 1 分钟。
4、食疗夜粥:小米 30 g、百合 10 g、龙眼肉 5 颗、茯苓 10 g,煮粥晚餐食用。
六、预防锦囊
1. 写“烦恼清单”:睡前把待办写在纸上,给大脑“关机”。
2. 周末不“时差”:起床时间波动 ≤1 小时。
3. 卧室“微凉、微暗、微静”:温度 18-22 ℃,遮光度 ≥90%,SNRI 白噪音 ≤40 dB。
4. 每年一次睡眠体检:怀疑睡眠呼吸暂停或周期性肢动,做多导睡眠监测(PSG)。
七、何时必须就医
出现下列任一情况,请挂“睡眠门诊”:
• 自救 4 周仍无效
• 白日突然不可控入睡(警惕发作性睡病)
• 夜间鼾声大、憋醒
• 明显抑郁、焦虑或自杀念头
结语
失眠多梦不是“忍忍就过去”的小毛病,而是身心失衡的警报。把“睡个好觉”当成每天最重要的一小时,用科学+中医的双轮驱动,绝大多数人都能重返“婴儿式”睡眠。今夜开始,给自己一张不用设闹钟的床,让梦只是梦,不再是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