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双相情感障碍,不少人容易将其简单等同于“情绪不好”“焦虑”,甚至把其他精神疾病误当作双相情感障碍来治疗。这种错误认知不仅会耽误病情,还可能使症状进一步加重。实际上,双相情感障碍有着独特的核心特征,尤其容易与单相抑郁症、焦虑症等混淆。今天,就从临床视角出发,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为大家介绍3个关键点,帮助大家精准区分双相情感障碍与相似疾病,避免误判而走弯路。
一、先认清:极易与双相混淆的两种病症
双相情感障碍的核心特征是“躁狂和抑郁交替发作”,但有两种疾病由于也会出现情绪、精力方面的异常,常常被误认为是双相情感障碍,大家一定要了解清楚。
单相抑郁症
双相情感障碍和单相抑郁症都存在情绪低落、对事物缺乏兴趣、浑身无力的表现,很多人会把双相情感障碍的抑郁期直接当作单相抑郁症。然而,二者的治疗方向截然不同。单相抑郁症主要采用抗抑郁药进行治疗,而双相抑郁患者如果仅服用抗抑郁药,可能会诱发躁狂发作,使病情变得更加复杂。
焦虑症
双相情感障碍躁狂期会出现焦虑、烦躁的情绪,这与焦虑症的核心症状(一直心慌、坐立不安、紧张)十分相似,容易让人觉得只是焦虑症状加重了。但焦虑症不会出现“一会儿极度兴奋、一会儿彻底低落”的情绪交替现象,而双相情感障碍的焦虑只是躁狂或抑郁发作时的伴随症状,会随着情绪的极端切换而发生变化。
另外,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急性发作时也会有情绪波动,但会伴随幻觉、妄想等症状,与双相情感障碍以情绪变化为主的特点有明显的区别,在临床诊断中也需要仔细区分。
二、关键点一:情绪波动“本质大不同”
情绪波动是区分双相情感障碍与其他疾病的核心要点,关键在于判断“有没有极端交替”以及“能不能自己控制”。
双相情感障碍:极端切换且难以自控
双相情感障碍的情绪波动呈现出“躁狂和抑郁的极端切换”特点,而且大多是“无原因的”。即便没有发生任何特殊事情,患者也可能会突然从一个极端情绪转到另一个极端。
在躁狂期,患者的情绪会高涨到失控:可能会莫名觉得自己能力超强,疯狂购买一些没用的东西,制定根本无法实现的计划,说话语速极快,让别人根本插不上嘴;而在抑郁期,又会瞬间跌入情绪谷底,对所有事情都提不起兴趣,甚至产生自杀的念头。这种情绪切换可能持续几天或几周,患者自己根本无法控制。
单相抑郁症:全程围绕“低落”
单相抑郁症患者的情绪始终围绕“低落”展开,没有明显的躁狂发作。患者可能在遇到开心的事情时情绪会稍微好转,但绝不会出现“觉得自己无所不能”“连续几天不睡觉还很兴奋”的情况,情绪整体处于“一直低落”的状态,不会有双向的情绪切换。
焦虑症:单向焦虑无极端切换
焦虑症患者的情绪核心是“一直焦虑”,并非“双向波动”。患者可能因为焦虑而变得烦躁、易怒,但不会有躁狂期的“极度兴奋、自我膨胀”,也不会有抑郁期的“彻底低落、不想动”。其情绪变化大多与具体的事情有关,比如担心工作、身体等,只要这些担心的事情得到缓解,情绪也会慢慢平稳,不会突然出现极端的情绪切换。
三、关键点二:精力状态“异常模式有差异”
精力状态的异常是区分双相情感障碍和其他疾病的重要标志,关键在于判断“有没有两极分化”。
双相情感障碍:精力两极分化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精力状态呈现出“两个极端”:在躁狂期,精力旺盛到反常,可能连续几天不睡觉,依然觉得精神饱满,甚至熬夜做各种事情,完全不需要休息;而在抑郁期,则完全相反,浑身力气像被抽干了一样,连起床、穿衣、洗澡这样的小事都觉得费力,哪怕躺一整天,还是觉得特别累。这种“要么精力多到用不完,要么累到动不了”的模式,是双相情感障碍独有的。
单相抑郁症:精力持续低下
单相抑郁症患者的精力状态一直是“持续低下”。患者会觉得全身乏力、没精神,做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劲,哪怕睡够了觉,也恢复不了精力。绝不会出现“精力过剩”的情况,偶尔因为朋友聚会等外界刺激暂时兴奋,也只是短暂的反应,不会达到躁狂期的程度。
焦虑症:紧绷后耗竭的单一循环
焦虑症患者的精力状态是“紧绷后耗竭”。患者因为一直处于焦虑状态,神经会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可能出现心慌、手抖等症状,看似“精力足”,其实是焦虑引发的过度兴奋;长期这样紧绷后,会慢慢变得疲惫,但不会像双相情感障碍那样出现“极端过剩和极端枯竭交替”的情况,更多是“紧张一阵就累了”的单一循环。
四、关键点三:伴随症状和发病规律“各有特点”
除了核心症状,伴随的表现和发病规律也能帮助我们进行区分,重点在于判断“有没有专属症状”以及“发作有没有规律”。
双相情感障碍:症状随情绪切换,发作有循环规律
双相情感障碍的伴随症状会随着躁狂、抑郁期的切换而变化:在躁狂期,患者可能会冲动花钱、盲目投资,思维跳跃得厉害,聊一个话题突然转到另一个,根本无法专注;在抑郁期,可能会失眠或早醒,不想吃饭,总觉得自己没用。从发病规律上看,会呈现“躁狂 - 抑郁 - 好转”的循环,每次发作持续几天到几周,好转期可能和正常人一样。
单相抑郁症:症状围绕抑郁,发作无躁狂期
单相抑郁症的伴随症状全程都围绕抑郁展开,比如一直失眠(尤其是早醒),要么吃不下饭要么暴饮暴食,总自责自己没用,严重时会有自杀念头。从发病规律上看,大多是“一次抑郁发作持续几个月”,或者多次抑郁发作,中间没有躁狂期,好转时情绪会恢复正常,但不会出现兴奋到失控的情况。
焦虑症:症状与焦虑相关,发作无极端切换
焦虑症的伴随症状主要是和焦虑相关的身体反应,比如心慌、胸闷、呼吸困难、头晕、总想上厕所等。从发病规律上看,大多是“一直处于焦虑状态”,可能因为压力大而加重,压力小而缓解,不会有“躁狂和抑郁交替”的情况,也没有双相情感障碍那样明显的“极端切换”规律。
将双相情感障碍与其他疾病弄混,后果可能十分严重。例如,把双相抑郁误当作单相抑郁治疗,可能会诱发躁狂;把焦虑当成双相情感障碍,可能会用错药物加重不适。
如果发现自己或身边人有情绪波动、精力异常等表现,不要自己查资料判断“是不是双相情感障碍”,更不要盲目吃药。建议及时去正规医院的精神科就诊,医生会通过详细询问情况、评估症状、结合病史,做出精准诊断,再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记住,精神疾病的表现看似相似,本质却天差地别。精准区分是有效治疗的第一步,别因为误判而走弯路。如果对自己的情绪状态有困惑,比如不知道是抑郁、焦虑还是双相情感障碍,随时可以告诉我,我会结合临床经验帮你初步梳理,为就医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