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中,许多被贴上“难治”标签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并非真的无药可医,而可能是初期的治疗思路过于单一,未能触及问题的根本。他们往往尝试过多种药物,症状却依旧反复,甚至出现更多躯体不适,陷入“用药—缓解—复发—换药”的恶性循环。
很多时候,问题不在于疾病本身多么顽固,而在于我们是否真正从“人”的整体出发,去理解病情背后的身心失衡。
我曾接诊一位青年患者,患病五年,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幻听和妄想仍时有反复,同时还伴有乏力、反应迟钝、睡眠差等困扰。家人几乎认定他将终身带病生存。
但在详细了解其病史与体质后,我发现他除了精神症状外,还存在明显的“气血亏虚、痰瘀互结”的中医证候。单纯抑制症状,并未改善他身体内部失衡的“土壤”——这正是病情反复的关键所在。
因此,我采用了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一方面,在规范使用西药控制核心症状的基础上,尽可能精简用药;另一方面,运用中药调理其气血、化痰通络,并配合心理疏导与生活方式调整,帮助整体功能逐步恢复。几个月后,患者不仅精神症状趋于平稳,整体状态与身体感受也明显改善,家庭重新看到了希望。
四十余年的临床实践让我深刻认识到: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不能仅停留在“压制症状”,更要着眼于恢复患者整体的身心平衡。每个人的体质、病因与反应各不相同,唯有制定个性化方案,坚持系统调理,即使是那些看似顽固的病例,也有迎来转机、走向康复的可能。
如果你,或你的家人、朋友,正受到抑郁症、焦虑症、双相障碍、精神分裂、失眠等问题的困扰,或对用药存有疑虑,欢迎留下联系方式,我们将在24小时内与你取得联系,为你提供进一步的沟通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