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健康教育
一般知识:
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浅层真皮和表皮炎症。急性期皮损呈多形性,以丘疱疹为主,有明显的渗出倾向.慢性期皮损局限,有浸润肥厚和苔鲜样变,瘙痒剧烈,易复发。
中医认为本病是由先天禀赋不耐或饮食不节或过食腥发动风之品,伤及脾胃,致使湿热内蕴复感外邪。
饮食指导:
1.忌辛辣、海腥、牛羊肉等发物,多食清淡食品,如蔬菜水果类,避免饮酒及其他刺激性饮料。
2.适当多吃以下三种蔬菜有助预防和治疗湿疹:1)苦瓜内含奎宁。具有清热解毒、祛湿止痒之功。可用于治疗热毒、疖疮、痱子、湿疹等病症。2)番茄内含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烟酸,维生素E;还含有苹果酸、柠檬酸,钙、磷、铁及番茄碱等物质。具有生津止咳、健胃消食、凉血平肝、清热等功效。番茄中的果酸对维生素C有保护作用,故而能有效地补充维生素C;番茄碱有抑菌消炎、降低血管通透性作用,所以外用番茄汁治疗湿疹可起到止痒收敛的作用。3)韭菜内含胡萝卜素、维生素B:、维生素C及钙。磷、铁、蛋白质、纤维素等。韭菜还有解毒祛湿的功效,故韭菜汁外搽可治湿疹。
湿疹的中医食疗方法:
(1)薏米红豆煎:薏米30克,红小豆15克,加水同煮至豆烂,酌加白糖,早晚分服。
(2)冬瓜汤:带皮冬瓜250克,切块,煮汤食用。
(3)黄瓜煎:黄瓜皮30克,加水煎煮沸3分钟,加糖适量,1日3次,分服。
(4)绿豆海带粥:绿豆30克,水发海带50克,红糖适量,糯米适量。水煮绿豆、糯米成粥,调入切碎的海带末,再煮3分钟加入红糖即可。
用药指导:
1 可用抗组胺药,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依巴斯汀,每日1次,每次1片,饭后服。
2 可内服中药,外用中药湿敷。
3 可配合用药浸浴、针灸,主穴:曲池、足三里;配穴:三阴交、血海、合谷等。
专科指导:
1 注意避免再刺击,切勿再接触致病物及一切可疑因子,切忌过度搔抓及热水、肥皂洗烫。
2 避免接触可能致敏的物质,如洗衣粉、洗洁精、花粉、化妆品等。
3 外用药依皮疹表现酌情选用洗剂、湿敷、霜剂等,以无刺激性的外用药物为原则。
4 静脉曲张性湿疹,应抬高下肢或用弹力绷带包扎。
5 皮疹愈后可作皮肤斑贴试验,寻找接触性致病原因。
6 小儿在湿疹发作期,应暂停预防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