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
微创外科健康教育手册
发布时间:2022-04-26 17:19:13

筋瘤(下肢静脉曲张)健康教育

一般知识:

筋瘤(下肢静脉曲张)主要表现患肢酸胀不适和疼痛,站立时明显,行走或平卧时消失。患肢静脉逐渐怒张,小腿静脉盘曲如条索状。晚期,皮肤萎缩,颜色褐黑,易伴慢性溃疡。

饮食调护:

1.给予血肉滋补食物,宜进清淡,营养丰富之品。不宜食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忌饮酒、吸烟。

2.特殊饮食:

(1)劳倦伤气:宜食补中益气类食物如:红糖姜汁、人参泡茶等,。

(2)寒湿凝筋:宜食暖肝散寒类食物如:蜂皇浆、干姜等。

3.常用食疗方:赤小豆粥。

用药指导:

一般指导:

服活血化瘀类中成药物宜饭后服用。用营养周围神经类药物宜避光使用。

中医特色:

为了减轻术后疼痛可给予穴位按摩,在合谷穴位按压,每次3-5分钟。

专科指导:

(一)术前护理

了解患者及家属对手术的心理反应,解除紧张情绪,告知手术方式、术后卧位的目的、早期起床活动的时间及方式。术前禁食六小时,术晨备皮。

(二)术后护理

术后给予平卧六小时并抬高患肢30°,术后六小时禁食,后半流质,第二天可正常饮食,

观察伤口、患肢皮温、血供情况,鼓励早期活动,防止下肢深静脉栓塞。

(三)情志护理

加强心理调试,减轻患者对疾病的恐惧,耐心细致做好疾病解释工作,给予患者鼓励。

专科指导:

1.避免久站、久立、久行,适当加强下肢锻炼,要间断进行伸膝蹬腿或关节伸展运动,以减轻浅静脉内压力,并配合按摩以改善症状。

2.术后二月内正确使用弹力绷带或弹力袜,不宜24小时连续使用,休息睡眠时,宜抬高患肢。使用期间注意患肢有无肿胀等症状。

3.有湿疹者,积极治疗,避免搔抓感染。

4.保持稳定情绪,乐观开朗,避免焦虑情绪。


胆胀(胆囊炎)健康教育

一般知识:

胆胀是指胆腑气机通降失常所引起的以右胁胀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病位在肝胆。胆胀为肝胆系病证中的常见疾病。其临床表现与西医学所称的慢性胆囊炎、慢性胆管炎、胆石症相似,临床见有以右胁痛胀、反复发作为主症的疾病,均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

饮食调护:

1.一般饮食:

宜定时定量,少吃多餐,不宜过饱。在饮食结构上,严格控制脂肪和含胆固醇食物,如肥肉、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不可饮酒和进食辛辣食物。

2.特殊饮食:

(1)肝胆郁滞证:宜食疏肝利胆的食品,如苦瓜、芹菜、白菜、丝瓜等。忌食壅阻气机的食品,如豆类、红薯、南瓜等。

(2)肝胆湿热证:宜食清热利湿的食品,如薏苡仁、黄瓜、芹菜、冬瓜等。

(3)气滞血瘀证:宜食疏肝理气,活血祛瘀的食品,如山楂、大枣等。

(4)肝郁脾虚证:宜食疏肝健脾的食品,如莲藕、山药等。

(5)胆腑郁热证:宜食清热泻火的食品,如冬瓜、苦瓜、菊花泡茶饮等。

3.常用食疗方:

(1)枸杞子15g、杭菊花6g代饮茶。有清热利尿、以养肝肾之功效。

(2)糖醋萝卜:米醋、白萝卜、白砂糖各500g一起浸泡一周,每日3次。有理气通下利胆之功效。

用药指导:

一般指导:

主要以利胆和消炎两类为主,可用抗生素控制感染,疼痛者可使用解痉镇痛药,用药后根据血常规及肝功能检查,调整抗生素的使用,并定期检查血常规。

中医特色:

为了预防缓解恶心、纳呆等症状给予穴位按摩,取穴足三里按压,每次3-5分钟。

专科指导:

(一)术前护理

禁食、休息、并积极补充液体和电解质,以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说明手术的重要性,疾病的转归,以消除其顾虑,积极配合手术。

(二)术后护理

1、观察:监测生命体征、注意伤口、引流等情况;2、体位:给予适当平卧六小时后,采用半卧位。3、饮食:手术当天禁食,待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可予进清流质,以后逐渐过渡到半流质及普食。

(三)情志护理

多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指导其保持乐观情绪。指导患者采用移情相制疗法,转移其注意力。针对患者焦虑或抑郁的情绪变化,可采用暗示疗法或顺情从欲法。

了解这些有可能对您的就诊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