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精神卫生中西医协同健康发展,2025年10月31日,由中国民族卫生协会主办,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心理健康分会承办的“首届精神卫生中西医协同发展大会暨2025首都国医名师王彦恒教授学术交流会”在北京举行。
本次大会汇聚了国内中西医结合领域近百名专家、学者、临床医师及行业代表,从“致敬、传承、发扬”三大篇章,弘扬首都国医名师王彦恒教授的学术思想,探讨精神卫生中西医协同发展新路径,为精神卫生的临床诊疗和学术研究注入创新动能。
PART.01 致敬国医精神,传承医者仁心
大会伊始通过珍贵影像,系统回顾了我国中西医结合诊疗精神疾病开创者王彦恒教授的的学术生涯与贡献。与会领导、专家学者及行业代表共同表达了对王彦恒教授的崇敬与缅怀之情,强调其学术思想对行业的引领作用。
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云峰在致辞中表示,中西医协同是破解精神卫生领域诊疗难题的独特中国方案,既能传承千年中医对精神疾病 “辨证施治”的智慧,又能依托现代医学提升诊疗的科学性与规范性。未来将深化学术传承、拓展基层服务、加强科普宣传,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北京移动互联网健康服务协会副秘书长焦阜英指出,协会将发挥移动互联网技术优势,助力精神卫生中西医协同发展,通过搭建线上学术交流平台、整合中西医专家资源,推动优质服务下沉基层,践行“人人享有心理健康服务”理念,为构建中西医协同诊疗体系注入数字动力。
联合主办单位北京朝阳门中西医结合医院业务院长赵冬梅在会上指出,精神健康卫生事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中西医的协作与创新。医院将依托王彦恒教授学术体系,系统推进精神疾病诊疗体系建设,为更多患者提供更优质、个性化的精神健康服务。
“破解精神卫生疾病难题,单靠一法一技难以为继,亟需我们坚定走好中西医优势互补、协同并进的中国道路。”北京中西医结合精神与心理疑难病专家会诊中心主任杜万君主任指出,“中西协同、身心同治”作为中心开展诊疗工作的核心理念,也是传承发展王彦恒教授学术思想的躬身实践,通过开展科普宣传、学术研讨及基层服务等多维工作,为行业提供可借鉴的实践样板,为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PART.02 圆桌对话交流,中西协同创新
老一辈医者毕生铸就精神卫生事业功绩,新时代医者激流勇进在传承中锐意创新。在圆桌对话环节,康玉春主任、张晓钢主任分享了王彦恒教授学术思想的精髓,赵振海主任、李丽单主任、杨晓主任探讨了“中西协同”在“守正创新”中的变与不变,思想激荡,思维的火花不断碰撞,为中西医协同破题打开了新的窗口。
PART.03 前沿成果分享,聚焦临床实践
在学术报告环节,多位专家从理论创新、临床方案、个性化治疗等不同角度,分享了中西医协同在精神心理疾病诊疗中的最新探索与实践成效,为精神疾病诊疗提供新思路与实操路径。
王彦恒教授学术思想传承人、北京中西医结合精神与心理疑难病专家会诊中心特聘专家康玉春,作《王彦恒老中医“精神康复之治”箴言解》学术演讲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杨秋莉,作《从中医心理学视角谈心身疾病的诊疗》学术演讲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赵振海,作《抑郁障碍的中西医结合诊疗》学术演讲
哈尔滨医科大学一附院精神科、博士生导师胡建,作《以量子物理浅谈中西医与心身健康》学术演讲
山西省中医院脑病科卢国珍,分享《中西医结合治疗郁病的临床体会》
北京朝阳门中西医结合医院杨晓,作《中西医协同诊疗精神障碍的临床实践与未来展望》学术演讲
山西省精神卫生中心温彩香,分享《中医辨证结合西医诊断,探讨精神类疾病临床诊疗方法》
北京朝阳门中西医结合医院李丽单,作《北京中西医结合精神与心理疑难病专家会诊中心工作汇报》
北京回龙观医院精神科王宁,作《性心理门诊针对无性婚姻的多元化个体化治疗方案探索》学术演讲
PART.04 凝聚行业共识,擘画发展蓝图
作为“世界精神卫生月”行动的收官之篇,本次大会系统梳理了中西医协同在精神卫生领域取得的成果以及面临的挑战与改进措施。与会专家一致认为,精神卫生领域需打破学科壁垒,构建“中西协同、身心同治”的发展格局。
“大会不仅搭建了中西医协同发展的交流平台,更彰显了精神医学领域的专家学者服务健康中国的使命担当。未来将持续汇聚医学智慧,共同书写中西医协同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为全球精神卫生事业贡献中国方案。”主办方相关负责人表示。
(特别鸣谢卓瑜互联网医院会议支持)